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让陶瓷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1-03-08

“陶瓷艺术要走进生活,从‘小众’走向‘大众’再走出国门,这样才能向世界传播陶瓷文化。”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陶瓷文化不是‘死的’,不是陈列在博物馆的‘花瓶’,也不是纸上谈兵的文字记载,而应该是活态的。”作为深耕陶瓷艺术创作多年的艺术家,张婧婧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青花陶瓷艺术和现代陶艺作品。她认为,陶瓷文化应该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里。

那么如何让陶瓷文化“活”起来?又如何让陶瓷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实用价值”?张婧婧认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提高陶瓷文创产品附加值是途径之一。


张婧婧表示,适应大众化的文化需求,需要陶瓷文化继续不断创造性发展、创新性传承。将中华文化融入到陶瓷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中,让文化在产品中复活,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而且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的堆砌,要做出更多“创意+创新”的产品,真正让年轻人去使用它,这便是创新性传承。

2019年8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拉开了建设的序幕。雕塑瓷厂乐天陶社、三宝国际陶艺村、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系列文创产业基地也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迅速发展起来。


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多次赴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她对“陶瓷文化如何走出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陶瓷文化可以起到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为陶瓷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很好的一种载体。”张婧婧表示,希望下一步能够从更高层面积极推动陶瓷文化纳入国家大型展览和重大活动范围,组织不同层级的国内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促进陶瓷文化走出国门,以交换项目、师生交流、科技合作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张婧婧认为,陶瓷教育国际化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推进国际陶瓷教育平台的资源共享,以开展国际陶瓷艺术、材料科学交流展、陶瓷论坛等形式向海外推广陶瓷文化。


今年是张婧婧在全国人大履职的第4个年头,作为来自民建界别、从事陶瓷文化、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立足本职关注民生,就以艺术设计服务乡村振兴、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缩小城乡社保差异重点扶持农村70岁以上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及防范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危害等多方面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向两会提出有关建议和议案。